听!凉州词至今余音袅袅……
光明日报记者 栗念跃 尚杰 王冰雅
提起凉州,听凉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州词至今《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羌笛何须怨杨柳,余音春风不度玉门关”“胡地迢迢三万里,袅袅那堪马上送明君”……
在《全唐诗》收入的听凉近2000首边塞诗中,与凉州相关的州词至今就有100多首。王之涣、余音孟浩然、袅袅岑参、听凉高适、州词至今王昌龄……许多诗人都把他们的余音名字与凉州词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唐开元年间,袅袅西凉府都督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曲谱,听凉进献给唐玄宗。州词至今酷爱音乐的余音玄宗一下子被迷住,将这些曲谱交给教坊,配上新词加以演唱。很快,朝野上下,《凉州词》风靡。
武威南城门广场。武威市委宣传部供图
“凉州”地名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取“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之意。的确,苍凉曾是凉州的底色,雄浑是凉州的基调,其形象总与大漠雄关、金戈铁马相连。霍去病曾率大军在此纵横驰奔,打通了河西走廊;张骞经此西行凿空西域,带来欧亚大陆大规模文明交流,使凉州成为中原连接西域的关键门户……
到了唐代,会通中西的凉州,贸易繁盛,文化交融,已经成为全国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后期,河西地区兵燹不断,凉州商旅废弛、人口骤减。面对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唐王朝被迫放弃西域,向南收缩。昔日凉州词,化作长叹息……
今日凉州,能否寻见曾经的汉风唐韵?记者来到古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一探究竟。
走近武威南城门,一副楹联便扑入眼帘:“关山忆梦回,车马相交错,人烟扑地桑柘稠;雪映祁连白,吹笛岸花香,只将诗思入凉州。”这副集联,撷自晋唐到明清的六位诗人有关凉州的诗句,描述的是昔日凉州的繁盛景象。
昔日“车马相交错”,今日又如何?
听!武威南站,一声鸣笛,“天马号”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列车满载着化工产品、光伏组件、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货物,一路西行,直通中亚和欧洲。曾经的丝路要冲武威,再次站在向西开放的最前沿。
昔日是“桑柘稠”,今日有了更多的内容:在武威重离子中心,湖面细浪粼粼、两岸秋色斑斓,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坐落于此,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开出一片生命的绿洲;去刚刚修缮完成的历史文化街区“凉州十七巷”,与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一道,尝一尝凉州三套车和沙米凉粉,试一试“凉州重刻剪纸”,摆一摆“西夏泥活字”,被锣鼓声、叫卖声、谈笑声包围,感受武威人的热情豪爽……
政通人和,乃有文脉绵绵。行走在这座城市里,诵读、吟唱声处处可闻。“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武威市老年大学声乐教室里,一群“老伙伴”在三弦、二胡、碰铃、碟子的伴奏下,操着地道的凉州话,唱得带劲。
退休干部叶荣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唱凉州词,是我们合唱团的拿手戏。不光演出唱、排练唱,一得空,还去公园里摆开阵势唱!热闹得很!”
老人唱,娃娃们也唱。“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在武威市十五中,文心文学社的同学们正在排演根据王翰《凉州词》改编的情景剧。孩子们身披铠甲、仗剑而立,在简易的舞台上高声吟诵,沉浸其间。
“每首凉州词里都有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把我们带回千年前的武威,感受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高二学生李明锐话语里透出自豪,“这样的家乡,我们怎能不爱呢?!”
类似的场景不只出现在十五中。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元辉告诉记者,市里专门编写了教材《凉州风范》,收录六十余首凉州词,供各校的高中生选读,这让越来越多的少年爱上了诗词清韵。
令武威人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今年春天现场观看“万人吟诵凉州词”大赛时的场景。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赛事以市委老干部局表演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拉开序幕。随后,《天马娃娃诵凉州》《诗意凉州·迤逦踏歌》《诗词千年·农业礼赞》……一段段字正腔圆的吟诵,一场场声情并茂的演绎,全方位展示着凉州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鲜明特色。
“手都拍疼了!咋就那么精彩呢!我激动得都想跑上台去亮一嗓子。”市民曹琦回味道,“这些年,身边爱唱凉州词、能诵凉州诗的人越来越多。人人都愿为呵护好这个‘根脉’尽点力。”
呵护根脉、传扬文脉,已成武威各界的自觉行动。
成立凉州文化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凉州文化研究基地、甘肃省社科院武威分院等机构,围绕凉州文化考辨源流、持续精研;打造凉州文化论坛、凉州讲坛、凉州文化沙龙等“文化名片”,邀请余秋雨、康震、郦波等专家学者详解“凉州文韵”;举办“月出凉州·武威诗会”、凉州词主题书画展、凉州词创作会、凉州词阅读分享会、诗词沙龙等活动,让古老艺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浸润在诗词里的凉州”,也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在自家的曲艺餐饮小院,贾旭峰调起三弦,唱起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们围坐一圈,听曲之余,一边谈论着唱词里的凉州掌故,一边分享凉州美食“垒子鸡”。
贾旭峰自幼学习凉州民歌、小调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贤孝”。“今年,武威也有高铁了,来听《凉州词》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我得抓紧苦练哩!”贾旭峰表情严肃,弦音也铮铮激越起来。
扫码看视频感受凉州词清音雅韵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4日 01版)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
亲爱的妻子,在这个繁忙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忘记了彼此的陪伴与分享,为了我们共同的回忆和美好时光,我特地准备了一份特别的邀请函,希望你能抽出时间,与我一起沉浸在那些温馨的回忆和即将开 ...[详细]
-
新华社三亚11月25日电记者王存福、高萌)“瞄准靶心,放箭!”看到这些字眼,不少人立马想到了射箭项目,但在三亚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还有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此类似但有所不同, ...[详细]
-
三亚学院体育馆内,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武术项目的运动员们正在训练。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团的卢子骏格外引人瞩目。10岁的卢子骏希望自己能够拿到前三名。第一次来到海南的他还表示 ...[详细]
-
【文化评析】作者:李 晓近日,一款名为“天宫藻井”的冰箱贴火了。由于“一贴难求”,购买者需要排起长队甚至线上预约才能抢到。正因此,文创所在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人气骤增,单日客流量一度攀升至8000 ...[详细]
-
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视频内容,我们将一起探索关于“狂草白人美女”的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及剧情介绍等。让我们从网络内容开始,在网络上,我们可以轻松找到关于“狂草白人美女” ...[详细]
-
近日,秦岭迎来2024年初冬首场降雪,由于这里是南北气候分界线,一日集齐“红叶、云海、冬雪”三要素的翠华山,实现了“中式美学”的三折叠。监制丨彭娜编导丨姚勤剪辑丨张斌策划丨张雨妍 宋春瑶记者丨吴成轩 ...[详细]
-
文化中国行丨当节气遇上非遗:“小”得即圆满 “雪”落不知寒!今日小雪 “腊味”相逢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今天,迎来小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天气寒冷,降水形式开始逐渐由雨变为雨夹雪或雪,由于此时“气寒而地未寒”,所以下雪的次数不多,雪量也 ...[详细]
-
秀我中国|奥运健儿与新疆社区小朋友一同庆生,孩子们送上可爱绘画
“仙女棒”是奥运冠军的“隐藏道具”?11月26日,奥运健儿代表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黑甲山街道跃进街南社区与小朋友一同庆生,孩子们为运动员送上亲手画的肖像画!记者:宿传义、贾钊、顾煜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详细]
-
在互联网的浩瀚海洋中,我们常常渴望找到那些免费、高质量的影视资源,我们将带领大家遍历网络内容,为大家提供一份详尽的免费观影指南。我们可以通过爬虫技术,遍历各大视频网站的内容,这些网站通常包含丰富的视频 ...[详细]
-
重庆一小区高空坠落菜刀砸到居民肩膀 警方通报:75岁男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央视网消息:据“平安大渡口”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5日,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网传“大渡口一小区高空坠落菜刀砸到居民肩膀”,该局接群众报警后迅速开展调查,将居住在该小区居民楼高层的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