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新设“记”丨台湾青年陈柏叡:知来处方能明去处 老家是我的“福地”
老家新设“记”丨台湾青年陈柏叡:知来处方能明去处 老家是记我的“福地”
编前语: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新设中华文化是丨台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
《老家新设“记”》记录台湾青年与大陆老家的湾青“双向奔赴”,珍藏乡情的年陈血脉相牵,感受家乡的柏叡新颜蝶变。以青春之名,知处跨越海峡,福地寻根、明去寻梦。处老
客家人回家的记路经常在变。
从中原颍川旧郡,新设到福建石壁客家祖地,丨台再到台湾苗栗客家大本营,湾青在陈柏叡出生之前,年陈陈氏先人已经辗转迁徙了上千年。
1984年出生在台湾苗栗的陈柏叡从小听着阿太和奶奶的客家话长大。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从没有停止过对故乡的遥望。
小时候,家里的书柜摆满了《上下五千年》《吴姐姐讲历史故事》《金庸作品集》……他在书上读悠悠华夏,读祖国大陆的山川河流。每到周末,他都要和父亲抢电视看,父亲每周必追介绍大陆风土人情的电视节目《大陆寻奇》《八千里路云和月》,在潜移默化中,陈柏叡对大陆这片土地产生了天然的心理联结。
2002年,在父亲的建议下,陈柏叡参加了“港澳台联考”,并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陈柏叡仍然记得出发赴北大求学的前一天晚上,躺在母亲的腿上掏耳朵。母亲不舍地问,“你真的要去北京读书吗?”陈柏叡回答:“我要去,北大是这样有名的学府,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命运中的一个机会。”
命运打包好了礼物在未来的22年给了陈柏叡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在母亲和姐姐的陪伴下,陈柏叡带着三大箱行李,从香港转机飞往北京,快落地时,通过舷窗第一眼看见了祖国大陆的模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在北大,陈柏叡遇到了像母亲一样的导师,遇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学霸”同学。和同学一起去吃串、打球,边听相声边读书;提着水桶打半桶热水再打半桶凉水,兑在一起去洗澡……都成为学生时代难忘的记忆。
更重要的是,在北大他遇到了相伴一生的爱人——来自福建漳州的客家女孩张金燕。一样的乡音、一样的饮食习惯,一样的价值观,让陈柏叡有了家的感觉。谈起比自己高一届的妻子,陈柏叡满是欣赏和褒奖。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陈柏叡没有参加毕业典礼,就迫不及待来到福州,向心爱的女孩求婚。
2009年,福建在大陆率先开放事业单位招收台湾毕业生。2010年,陈柏叡成为首位福州市事业单位聘用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台胞,进入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做医生。福州从此成了陈柏叡的“福地”。
从业14年,他从普通医师成为了副主任医师;在医院的支持下,到同济大学读取了博士学位;申请到了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SCI国际期刊杂志文章;成立了医院的皮肤影像采集室;作为医院的学科领军人物,与多个高校联合进行科研项目;到国外参加世界级皮肤病学会议……同时,他还收获了诸多荣誉: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福州市闽都英才等。
“刚入编的时候就是一个茫然的‘小白’,当时记者来采访,我只知道有‘五险一金’。”过了几年陈柏叡慢慢才发现,当初走上入编这条路非常幸运,他能够和大陆职工一样享受同等的培训、发展的机会,这才是更为重要的。在陈柏叡看来,大陆医疗体系里的科研氛围让自己有了更高的发展空间。他也希望将自己“登陆”22年的经验和体会,带给更多想要到大陆发展的台湾医学生。
人们总能在闽台交流,尤其是两岸医药行业的交流活动中看到他的身影。陈柏叡也从惠台政策的受益者成长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推动者。他被福州市聘为“引才大使”,招揽台湾医学生来福州就业。他成立医疗服务委员会,帮助台湾同胞到大陆就医。在全国台联和福建省台联的支持下,他参与组织的“医心医路·同心同行”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研习营已经举办了两届。“第一届我们去到福建三明去学习医改经验,第二届到漳州去感受中医的精神脉络”,他特别期待明年第三届在武汉的活动。
每天早晨,陈柏叡骑着电瓶车先将儿子送到学校,再骑着电瓶车到医院上班。马路两边的大榕树四季郁郁葱葱,气根随风而动。扎根大陆22年,台湾和大陆的经历各占据着大约一半的人生。这里早已是家。
工作之外,夫妻二人则是挎上小水壶、背上小书包,穿梭在各种“遛娃”局。他们和其他几个福州家庭一起在周末爬山、骑车、逛公园。陈柏叡觉得,融入这个城市的生活,融入这个城市的文化,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的事。周末的公园里,女儿陈奕璇和小闺蜜在树荫下写写画画,儿子陈奕铭带着耳机哼唱京剧。陈柏叡常常觉得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天然的热爱与生俱来,让他自愧不如。
在福州落地、生根、发芽,也让父亲对大陆的遥望,有了归处。去年,陈柏叡的父亲陈昭钧带着在台湾手写族谱到大陆寻根谒祖。客家人在迁徙中虽历尽艰辛,但稍作安定,便修族谱。陈氏一族离开大陆几百年,仍知来处。“我们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承袭着家族的血脉。”陈柏叡觉得,知来处方能明去处,去追溯自己的本源,才能奠定未来持续向善,持续坚韧,持续发展的根基。
(监制/王智勇 荆雷 统筹/刘娟 周诗婕 沈颖 编导/孟煦 摄像/史天元 汪敬宜 剪辑/刘香楠 视觉设计/乔旭)
鸣谢
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
漳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福州台湾会馆
中国防痨协会
福州咏春文化展示中心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军事不当行为的在线免费观看内容。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军事不当行为,这通常指的是在军事行动中违反规定、违反道德、甚 ...[详细]
-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我市徽州民间文艺展演示范工程项目名列其中。此批命名全国共有47个项目,我省有两项目入选,另一项目为滁州市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 ...[详细]
-
近日,由宿州市坠子剧团演出的大型新创现代坠子戏《桃李春风》,在宿州市上演。该剧是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埇桥区汴河街道中心小学教师孙浩为原型,讲述了他20年如一日,多次放弃进城任教的机会,坚守乡村教育 ...[详细]
-
9月9日,亳州市举办第37届中药材交易会暨中医药博览会。图为亳州技师学院学生在展馆现场展示六味地黄丸、阿胶膏、山楂丸等中药材炮制流程。 本报记者 武长鹏 本报通讯员 张珍 摄本报讯记者 武长鹏)9月9 ...[详细]
-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内容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各类影视作品,我们将遍历网络内容,为大家带来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及剧情介绍等。我们关注的是《绝望的肉偿债款强行》这部作品,从标题便可看出,这是一部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汤超)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我省首个扬子鳄宣教馆近日向公众开放。该馆位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渡片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为主题,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于一体。 ...[详细]
-
本报讯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于9月至12月组织开展2021年全省文化惠民巡演乡村行活动,演出地点为原国贫县、省贫县的乡镇和村。据了解,此次活动将为原 ...[详细]
-
聆听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刘奎雕像新四军游击队在岩源开展革命斗争时留下的土枪岩源革命历史陈列馆外景走近文物,追寻红色记忆歙县上丰乡岩源村全景图□ 郑 宏 文/摄在歙县上丰乡岩源革命历史陈列馆内,陈列着 ...[详细]
-
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各种有趣的主题和故事,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特别的主题——“生育农场”。一、视频信息概览“生育农场”相关的视频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纪录片、剧情片、动画片等多种形式,这些视频通常以农场为背 ...[详细]
-
近日,电影《智取猛虎山》在怀宁县开机拍摄。据了解,《智取猛虎山》根据经典革命历史战争题材电视连续剧《东北剿匪记》改编,是一部网络大电影。四平战役后,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失败,唆使各方势力暴动,威胁解放区安 ...[详细]